九秩芳华 医路奋进丨广西医科大学建校90周年十件大事(按时间顺序排列)
01
南宁建校
开创广西高等医学本科教育之先河
▲广西省立医学院成立之初借南宁凌铁村广西军医院新建院舍为临时院址,图为建校时校门(南宁市民权路)
▲历经90年厚重积淀,学校形成了4个校区,5家直属附属医院、10家非直属附属医院、13家教学医院、19家实习医院的多校区多院区办学办医格局。图为复刻的建校时校门
02
第一届学生毕业
持续迸发高水平人才活力
1941年2月8日,第一届学生毕业。90年来,学校坚持“造本省人才,为本省之用”,为党和国家培养输送了20余万名高素质人才,引领了广西医学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的蓬勃发展。
▲1934年10月开始招收六年制本科一班,此后坚持以广西地区需要和“强国、救省、健民”为办学方针,致力培养广西高级医学人才。图为广西省立医学院第一届毕业生同学合影
▲90年来,学校坚持“造本省人才,为本省之用”,先后培养了20余万名优秀人才,毕业生活跃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健康领域,成为引领广西高等医学教育、医学科学研究和医疗卫生服务事业发展的骨干力量。图为学生庄严进行医学生誓词宣誓
03
第一次全体党员大会召开
党建领航学校各项事业发展
1956年9月25日,中共广西医学院第一次全体党员大会召开,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党委委员。历经十三次党代会,学校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全面擘画医大发展新蓝图,办人民满意的医科大学。
04
开放办学走在前
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
1978年,学校成为全国最早定点招收国际学生、港澳台学生和华侨学生的医学院校之一,截至目前,共培养了国际学生2617名。学校先后与欧洲、亚洲等国家和地区的共48所大学、医疗机构建立了良好的战略合作和学术交流关系,成为中国-东盟教育开放合作试验区来桂留学基地培育学校,连年获评来华留学教育先进单位。
▲1978年正式招收外国留学生,成为全国最早接收外国留学生的医学院校之一。图为国际学生在附属医院实习
▲截至目前,共培养了国际学生2617名,他们学好专业知识,赓续传统友谊,当好中外友谊桥梁,积极服务当地社会民众,推动各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贡献。图为国际学生风采展示
05
获全国首批硕士、广西第一个
博士学位授权点,培养体系不断完善
▲1994年7月,蒋南华(右)获博士学位,是学校、也是广西第一位本土培养毕业的博士生。图为梁徐教授与蒋南华合影
▲学校形成了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教育培养体系,是边疆民族地区最早形成“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的省属医科院校。图为学校硕士学位授权点、博士学位授权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建设情况
06
更名为广西医科大学
学校发展开创新纪元
1992年10月,自治区政府同意广西医学院提前使用“广西医科大学”校名。1996年5月,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学校更名为广西医科大学。伴随着“广西医科大学”校名的确定,学校社会知名度进一步提升,吸引了更多高水平的师资力量和学术资源,成为广西最高医学学府。
▲1992年10月,学校更名请示正式批准之前,为便于工作开展,自治区政府同意广西医学院提前使用“广西医科大学”校名。图为1992年11月21日,广西医科大学揭牌仪式
▲更名以来,学校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加强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为区域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图为南宁-校本部大门
07
武鸣校区正式启用
多校区多院区办学办医格局实现新跨越
2019年12月29日,广西医科大学武鸣校区正式启用。截至目前,学校拥有南宁-校本部、南宁-武鸣校区、玉林校区、南宁-五象校区4个校区,共占地约3300亩,全日制在校生32669人,直属附属医院5所、非直属附属医院10所,多校区多院区办学办医格局实现新的跨越。
▲南宁—校本部
▲南宁—武鸣校区
▲玉林校区
▲南宁—五象校区鸟瞰效果图
08
成为省部共建高校
学校教育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2020年5月2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广西医科大学。学校以此为契机,深化医学教育综合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临床诊疗水平,努力建设区域医学教育样板院校,学校综合实力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2020年5月2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共建广西医科大学的意见》签署,广西医科大学正式进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图为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召开推进共建广西医科大学新闻发布会
▲省部共建工作开展以来,学校充分利用省部共建支持政策,以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持续深化医学教育和公立医院改革,不断提升医学教育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和临床诊疗水平,更好服务区域和全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图为学校召开省部共建2021年度工作推进会
09
入选自治区国内同类一流大学建设行列
掀开学校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学校持续深化“双一流”建设,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临床医学为900名,位居全球前1.4‰;6个学科入选广西一流学科。图为我校进入ESI全球前1%学科情况
10
实现国家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
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靶向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始于2013年国家生物靶向诊治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广西生物靶向诊治研究重点实验室,于2022年12月由国家科技部下文批准建设。图为靶向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合影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