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一老一小”托起“朝夕美好”
( 记者、刘晓云)
今年以来,绥江县中城镇福兴社区紧扣全县“守护夕阳红”和“守护花开”三年行动方案,不断整合部门资源、凝聚各方力量,强组织建机制,抓重点攻难点,优服务暖民心,确保“一老一小”关爱有主体、活动有场所、健康有保障、心灵有寄托,托起老年人幸福“夕阳红”,编织了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成长“新摇篮”。
抓实关爱机制,强化组织引领。认真贯彻《中城镇关爱服务特殊困难老年人“守护夕阳红”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中城镇关爱保护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守护花开”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结合实际制定社区关爱“一老一小”工作责任清单,将关爱任务清单化、清单责任化。严格落实“镇级党政联席会每季度专题部署,村社区‘两委’每月研判分析”要求定期分析研判和安排部署“一老一小”工作,确保标准不变、力度不减。同时,在贯彻县镇包保机制的基础上,实行“社区干部和驻村工作队挂片包户”双重挂包结对机制,包保联系182名特殊困难老人、236名留守儿童。
抓实关爱队伍,强化工作力量。用好4支关爱队伍,共同关心关爱“一老一小”工作。一是用好专职工作队。严格落实儿童主任、副主任配备要求,由总支书记担任儿童主任,2名民政协理员担任儿童专职副主任,同时配备2名公益性岗位人员,主抓“一老一小”的关爱服务工作。二是用好包村工作队。今年,镇级按照8-10人为一组,将全镇干部职工细分为17工作队,分别挂包17个村社区,协助参与村社区中心工作,充实了福兴社区工作力量,有效缓解了“人少事多”难题。三是用好邻里互助志愿服务队。以片区为单位,整合社区“两委”包片人员、片区党员、楼栋长长、以及其他爱心人士,组建1支邻里互助志愿服务队,倡导邻里和谐、互帮互助。四是用好县级挂包队伍。主动邀请挂包社区的县发改局、县人社局参加社区关爱“一老一小”工作会议和实践活动,每季度至少完成1次全覆盖入户走访“一老一小”工作。
抓实关爱阵地,强化配套保障。按照有组织机构、工作制度、管理人员、活动计划、活动设施“五有”标准,投资300余万、占地1500余平方米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和“爱心之家”建成投用,能同时提供200余名“一老一小”学习、娱乐、用餐,解决了福兴社区500余名“一老一小”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幼有所扶、幼有所教的难题。强化经费保障。截至目前,社区已争取和整合“一老一小”关爱资金11万元,其中上海闵行区帮扶资金5万元、民政局给与养老服务中心运营经费3万元、镇级工作经费3万元。此外,还有县级“物资+服务”“阳光家园”“邻里互助”等项目经费,以及社会捐赠资金。
抓实关爱对象,强化精准摸排。充分运用上级部门自上而下的反馈数据,结合挂包干部自下而上的入户摸排,精准锁定关爱服务对象,确保“应帮尽帮、不漏一人”。坚持每月动态更新,分类建立“一老一小”台账,根据家庭情况、经济情况、病残情况等轻重缓急程度,按照“红、黄、绿”3个等级对留守和困境儿童进行分类,按照“重点、次重点、一般”3个等级对留守和困境老人进行分类。截至目前,社区留守和困境儿童标记为“红”的有46人,“黄”的有32人,“绿”的158人;留守和困境老人记为“重点”的有45人,“次重点”的有40人,“一般”的97人。
抓实关爱服务,强化帮扶成效。围绕“一老一小”实际困难和需求,开展7项关爱服务。一是全覆盖走访慰问。统一印制《留守儿童随访记录本》和《关爱服务特殊困难老年人记录本》共418本,确保儿童主任、副主任、干部职工定期走访关爱“一老一小”。二是“物质+服务”。将社会救助“物质+服务”项目作为关爱“一老一小”的重要抓手,有针对性的帮助特殊困难群体情感孤单、无人照料、安全意识低等问题。三是课后辅导服务。切实运用“爱心之家”活动阵地,由儿童副主任牵头组织,常态化开展“四点半课堂”“周末陪伴”活动,有效缓解留守儿童放学后无人辅导作业困境。四是幸福餐厅服务。利用养老服务中心阵地,开设幸福食堂,采取“政府支持一点+集体经济补助一点+社会赞助一点+群众自付一点”模式提供“爱心餐”,90岁以上老人免费,其余留守儿童和老人5元/餐,得到了群众的高度认可。五是政策宣传服务。以片区为单位,组织挂钩单位、片区民警、民政协理员、“两委”干部、人大代表等力量,采取案例分析、赠送伴手礼、有奖问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一老一小”政策集中宣讲活动。六是民政助困服务。用足用活城乡低保、临时救助、儿童福利、儿童公益等政策保障,帮助符合民政救助条件的832名“一老一小”落实“应保尽保”。七是安全保护服务。积极配合教体、公安、司法、应急、妇联等部门,开展防溺水、防性侵、防欺凌、防毒品、防电诈“五防”行动,织牢织密“一老一小”安全保护网。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