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金榜题名网!
会员投稿   |   注册   |   登录   |  

惊现!台湾神龙护宝盆,开启两岸文化“复兴之门”

发布时间:2025-01-19    来源:本站

多年前,“两岸文化交流大使”的司马众志,参与国家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精心策划的“中华亲情林”项目。受组委会领导的郑重嘱托,司马众志跨越海峡,奔赴台北,主持意义非凡的“中华亲情林建设座谈会”。正是这一契机,拉开了两岸同胞情感交融的温暖大幕,也为一段扣人心弦的台湾神龙回归传奇,奏响了开篇乐章。

1.png

图为:2009年12月14日,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率领中原文化宝岛行代表团访问台湾。在国民党中央举行的盛大欢迎仪式上,司马众志(右1)等与徐光春书记(正中)向台湾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右2)赠送“神龙望君归”特殊礼物,表达河南人民对台湾同胞的祝福和期盼。

2012年5月,在台北的座谈会现场,司马众志以执委会代表的身份,庄重地向在场众人介绍“中华亲情林”项目。他满怀深情地阐述道,该项目以植树造林为情感纽带,如同一条无形却坚韧的丝线,将两岸中国人的心紧紧缠绕在一起,旨在加深彼此间的情感交流,强化文化认同感。在发言中,司马众志着重阐释了“万龙归宗”的核心理念,强调中华民族无论身处何方,皆同根同源。身为龙的传人,两岸同胞血脉相连,这种深厚的血脉羁绊,彰显出中华文化无与伦比的强大凝聚力。

交流环节,台湾社团的一位陈姓负责人分享了一则奇闻轶事:在台湾的龙潭地区,长久以来流传着神龙显灵的传说。据说,那神龙对中原故土满怀眷恋,一心渴望回归,这一传说还曾被台湾当地网媒报道。这一消息,与司马众志此前在河南听闻的“龙神顾祖”预言,如两声相隔千里却相互呼应的钟鸣,瞬间点燃了他内心深处强烈的好奇心,也让他探寻真相的决心愈发坚定。

2.png

图为:2012年5月16日,司马众志先生在台湾各界中华亲情林座谈会上发言。

同年8月初,应河南省客家商会的诚挚邀请,司马众志再度奔赴台湾,此次的任务是沟通豫台两地的经贸合作交流事宜。临行前,一位神秘的胡姓“预言家”突然现身,他神情严肃地叮嘱司马众志,务必前往传说中的神龙栖息地,探寻龙的踪迹。不仅如此,胡先生还神秘地提到,在那片土地上,“土地银行”暗藏着不为人知的稀世宝藏,正等待着有缘人前去发掘。面对这突如其来的信息,司马众志满心困惑,忍不住追问如何才能找到“龙”和“宝藏”。胡先生意味深长地回应道:“用心去感受,那些能深深触动你内心、让你心动不已的器物,便是你苦苦寻觅的目标。”

与此同时,河南的两位书画家王春龙和杨希仁,听闻司马众志此行将拜访台湾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等政要,深受触动。他们满怀热忱,饱含对两岸文化传承的深情,分别创作了寓意深远的书画作品——“东方神龙”和“神龙祐伯公”。随后,他们将这两幅作品郑重地交给司马众志,拜托他代为转送给吴伯雄主席,期望借助这两幅作品,传递两岸同胞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共同热爱与传承,促进两岸情谊的进一步升华。面对这份情谊,司马众志深感惊奇,不禁在心中暗自思忖:难道此次行程真的与神龙有着千丝万缕的缘分?

3.png

图为:司马众志(右2)将主题为同根同祖同源,和平和睦和谐的“东方神龙”赠送给台湾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正中)。台湾朋友称赞“东方神龙”象征着开启两岸和平的钥匙。

8月10日,司马众志顺利完成预定的考察拜访计划后,怀揣着满满的期待与疑惑,暂别考察团队。在台湾好友张秋莲女士和邓文俭先生的热情陪同下,毅然踏上了前往桃园“龙潭”的探秘征程。

4.png

图为:台湾桃园石门水库

龙潭,这片被当地百姓亲切称为“龙潭大池”的地方,坐落在桃园市南侧的龙潭乡,是一方天赐的天然湖泊。这里流传着一个古老而神秘的传说,据说曾有祥龙现身于这片澄澈的湖水中,“龙潭”之名也由此而来。潭水中央,一座葱郁的小岛上,矗立着一座气势恢宏的庙宇——“南天宫”。这座庙宇远看庄严肃穆、巍峨壮观,走近之后,其独特的魅力更是令人震撼不已。它巧妙地融合了佛、道、关帝信仰于一体,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文化景观。踏入其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殿前的喷水池,池中所有石柱、屋檐之上,皆雕刻着五彩斑斓、形态各异的祥龙。这些祥龙,有的昂首向天,似欲直飞云霄;有的蜿蜒盘旋,仿若在云海中穿梭嬉戏,每一条都栩栩如生,让人仿佛瞬间闯入了一个神秘的龙的奇幻世界,其壮观之景,令人叹为观止。与“龙潭”相邻的,是一泓碧波荡漾的“石门水库”。因其溪水出口处,有两座山峰犹如巨人般对峙而立,恰似一扇天然的石门,故而得名。

一路上,司马众志三人目光如炬,不放过周边任何一处细节。他们仔细审视着每一寸土地,竖起耳朵捕捉大自然的每一丝声响。每当碰上形状奇特的岩石,他们便会驻足停留,俯身细细端详,试图从这些岁月的痕迹中,破译出隐藏的密码;瞧见潺潺流淌的溪流,同样会伫立许久,期望能在那灵动的水流间,觅得一丝与神龙相关的线索。

寻觅之路漫长而艰辛,时而荆棘丛生,划破衣衫;时而道路崎岖,步履维艰。但他们三人眼神始终坚定,从未有过丝毫退缩之意,心中那份对真相的执着追求,如同永不熄灭的火焰,照亮着前行的道路。

然而,时光悄然流逝,不知不觉间,夕阳已然西下,天边被染成一片绚烂的橙红。可那传说中的神龙,却始终未曾现身。众人满心失落,无奈之下,只能怀着遗憾踏上归程。

就在车辆缓缓驶离“石门水库”的那一刻,司马众志突然感到心脏猛地一阵抽搐,一种强烈的直觉如潮水般涌上心头。他笃定,这一定是神灵发出的神秘暗示。他没有丝毫犹豫,迅速果断地下车,凭借着内心深处那股莫名的指引,大步迈向一处深幽之地。

或许是他这份执着的精神真的感动了上天,又或许是命运的奇妙安排。当他拨开层层枝叶,眼前的景象让他瞪大了双眼,一件堪称奇迹的宝物,就静静地躺在那儿——一个天然形成的“聚宝盆”。

这件宝器造型独特,远远望去,宛如浩瀚宇宙中的一颗神秘星球,散发着让人无法抗拒的独特魅力。其顶部的起伏恰似连绵不绝的山脉,每一道褶皱、每一处隆起,都散发着神秘而深邃的气息,仿佛蕴藏着无尽的奥秘与宝藏。在宝器顶部中央,一眼清泉汩汩涌出,水花四溅,继而形成如银练般的瀑布,从高空飞泻而下,气势磅礴。那飞溅的水珠在阳光的折射下,闪烁着细碎光芒,仿佛象征着源源不断的财富滚滚而来。

在正中央,在缭绕的云雾笼罩之下,一条卧龙静静伏于一旁,似乎在忠诚地守护着这份神奇的宝藏;不远处,一条褐黄色的长龙仿佛挣脱了束缚,在空中肆意飞舞,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

司马众志站在原地,震惊得说不出话来。出发前,胡先生提示此行使命是“寻龙”“寻宝”,可“龙”和“宝”究竟是什么模样,他一无所知。如今,竟真的寻得这“聚宝盆”,还有神龙在其中佑护,这一切,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

司马众志看到旁边的观音神像,深受触动,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使命感。他双手合十,郑重发誓,一定要将宝盆带回大陆,以造福苍生。

5.png

回到大陆后,司马众志找到了神垕镇声名远扬的“瓷辉钧窑”。窑主刘瓷辉和刘朝远父子,作为中国钧瓷非遗传承人,作品以釉色层次感强、立体感突出而闻名遐迩。十多年前,他们曾为河南省政府烧制“神龙望君归”,烧制过程中还曾出现神来之笔为龙点睛的奇妙景象。司马众志向他们真诚地表达了烧制钧瓷版“神龙聚宝盆”奉献社会的愿望,刘朝远被他的诚意所打动,欣然应允。

此后,刘朝远怀着对艺术的敬畏之心,日夜守在窑炉旁。他精心调配釉料,精准把控火候,每一道工序都做到一丝不苟。经过无数个日夜的努力,最终,凭借着高超的技艺与坚韧不拔的毅力,成功烧制出钧瓷神龙聚宝盆。成品色彩绚丽夺目,窑变后云雾缭绕,祥龙灵动逼真,仿佛随时都会腾空而起。

海南的朋友袁伟,作为一位虔诚的佛学人士,有感于这件宝物的非凡意义,特意恭请台湾高僧开化大师前来设香案开光,共同祈求宝器庇佑国家昌盛、人民富足,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7.png

6.png

图为:钧瓷神龙聚宝盆

龙,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承载着我们民族数千年的文化底蕴与精神寄托。而这“神龙聚宝盆”,更是承载着两岸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国家统一的殷切期盼。当下,正值两岸关系的关键时刻,文化作为连接两岸同胞心灵的桥梁,其重要性愈发凸显。文化的力量,看似无形,却能穿透岁月的隔阂,跨越地域的界限,直抵人心深处。希望这段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能够代代相传,成为两岸同胞共同的文化记忆。让我们以文化为纽带,凝聚起两岸同胞的力量,共同推动祖国统一的伟大事业,携手共创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未来。(文图:马士心)


编辑:admin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