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金榜题名网!
会员投稿   |   注册   |   登录   |  

曲靖富源:黄泥河镇“四色画笔”绘就民族团结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5-04-08    来源:本站

11.jpg

凤凰新闻网络电视台(记者 张红飞)近年来,富源县黄泥河镇深耕厚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发展蓝图,深入挖掘本土红色文化资源,通过创新开展多层次、多样化的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活动,奋力绘就民族团结奋进的崭新图景。

        22.jpg

“红色初心笔”深挖红色资源,筑牢团结根基。黄泥河镇依托1935年红军长征过境留下的珍贵历史记忆,将“红军洞”“一根拐杖”“盐巴和鸡蛋”等真实故事转化为民族团结教育活教材。通过建立烈士纪念场所、组织清明祭扫、开展革命文物收集整理等,让各族群众在触摸历史中增进情感认同。追溯牛场村吴小兰夫妇护红军的壮举、铁锁箐宿营地的军民情谊,通过组织中小学生开展红色研学、主题党日活动等形式焕发民族团结新活力,使红色记忆成为联结各族群众的精神纽带,巩固民族团结根基。33.jpg

“金色传承笔”创新文化载体,共育团结硕果。举办地方文化传承班,聘请资深退休教师担任班主任。通过搜集红色资料、探讨红色文化,将红色故事和力量传递给年轻一代,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年轻人心中生根发芽。组织退休教师编撰《祖寺观忆英烈》《红色驿站铁锁箐》等6篇乡土教学材料,开展“红色故事进校园”系列活动21场。创新打造“火把节+红色文化”特色品牌,在黄泥河、补米、普克营、龙潭等村落开展民族歌舞展演时,有机融入红军长征情景剧、红色主题小品等元素,通过歌舞、小品等形式,讲述红军在黄泥河的故事。各族文艺队联合创作的《铁锁箐的星火》等作品,既保留彝族火把节传统韵味,又赋予新时代团结奋进内涵,形成“节庆搭台、文化唱戏、民族团结”的生动局面。

“绿色实践笔”深化体验教育,滋养团结根系。组织开展“重走长征路”主题活动,亲身体验红军长征的艰辛与不易,进一步加深了各民族彼此间的情感。在红军炊事班旧址制作杂粮饭体验“红军餐”,沿蒲溪桥至铁锁箐规划10公里“微长征”步道,编印《黄泥河红色读本》作为研学教材。常态化开展“吃一顿红军餐,走一段红军路,读一本红色书籍,讲一段红色故事,唱一首红色歌曲”“五个一”红色体验活动。组建“山歌宣讲队”,宣讲红色文化,使各族青少年在实践互动中深化“一起走过”的历史认知,培育“一起成长”的情感共鸣。

“彩色宣讲笔”构建话语体系,凝聚团结共识。“蒲溪宣讲团”创新构建“理论+故事+文艺”三维宣讲模式,开发《从红军拐杖看民族团结》等特色课程。通过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村组等形式,讲述红军过黄泥河的故事,引导各族群众传承和发扬团结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结合普法宣传开展“火塘夜话”、山歌擂台赛、院坝会等40余场次,采用彝汉双语讲解民族政策;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举办“红色故事擂台赛”,吸引23支民族代表队参赛;制作红色文化系列微视频,广泛宣传本地红色文化,凝聚起各族群众团结奋进的力量。通过构建分众化、立体化宣讲体系,让民族团结理念融入赶集对歌、节庆聚会等生活场景,形成“润物无声”的宣传教育效应。


编辑:admin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