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金榜题名网!
会员投稿   |   注册   |   登录   |  

终身的朋友

发布时间:2025-04-10    来源:本站

 说起来,我与《中国老年报》已经有20多年的情缘了。20年前,我被部党组任命到离退休干部局任职,从那时起,我便与《中国老年报》结缘,这份报纸便成为了我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年来,在我订阅的各种报刊中,《中国老年报》必定是我每天第一份必读的报纸。

  在长期的阅读中,我感到《中国老年报》成为我工作上的一个很好的向导。报纸上关于党中央对老干部关怀的报道,对党和国家敬老爱老政策的宣传,让我明确了自己的工作方向和目标。同时,报纸上交流的各地老干部工作和老龄工作经验和信息,为我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和启示,使我从中学习到其他部委和省市在老干部工作和老龄工作方面的经验做法和创新举措,我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加以借鉴和应用,很好地推动了本单位离退休干部工作的创新发展。报纸不仅报道我部的老干部工作,还多次报道水利系统老干部的事迹。我清晰地记得,徐华社长带领《中国老年报》的记者团来水利部,开展走访百所涉老机构、百名老同志的“双百活动”,并派记者持续采访水利部多位抗战人物和老党员。水利部老年大学在“夕阳秀”国际中老年艺术展演中荣获特等金奖后,《中国老年报》先后刊登了《水利部老年大学资源共享获赞誉》《水利部老年大学“新时代,新征程”建校十周年成果展演活动》等文章,全方位、多角度地做了深度报道。这些都极大地提高了水利部老干部工作的社会影响力。

  《中国老年报》也给我工作上很多支持和帮助。在我担任离退休干部局局长期间,《中国老年报》经常派出记者参加和报道我们的活动,每年报道水利部老干部工作、老年大学及水利系统的离退休干部工作信息达二、三十条之多。报纸还多次发表我关于老干部工作的理论探索、经验介绍文章,我清楚地记得,2016年12月28日,《中国老年报》头版刊登我的署名文章《增强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提高党组织活力》,作为报纸“聚焦十八届六中全会”的开篇之作。在“学习十九大精神·局长主任谈”专栏中,依然首篇发表我的《牢固树立精准服务理念》的文章。2020年,我的《跟着节气过好健康生活》一书出版,《中国老年报》第一时间进行报道,全面介绍书的内容,给予我极大的鼓励和支持。

  在长期的阅读互动中,我已与《中国老年报》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报社几乎每年的宣传会议,都邀请我参加,向全国同行们介绍老干部工作最新进展和宣传工作经验。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报社邀请我去西宁参加了全国宣传工作会议,并安排我第一个发言,我在会上做了题为《高举伟大旗帜 牢记初心使命,做好新时代离退休干部宣传工作》的发言,介绍了水利部“七十年治水记忆”水利群英访谈典藏活动情况,受到与会同行们的热烈反响。就在那次会议中,我与报社领导和编辑记者们一起前往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一起缅怀英烈,一起重温入党誓词。我当时有一种感觉,感觉自己已经完全融入了中国老年报社了,自己就是老年报社的一份子了。最让我感动的是,2020年11月,我当时已经退休,中国老年报社依然邀请我参加当年在福建厦门召开的全国宣传工作会议,并请我在会上做了《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着力提高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质量》专题讲座。我当时曾问起报社领导,为什么会邀请我一个退休人员参加会议,还做讲座,报社领导说,我们是永远不会忘记老朋友的。是啊,中国老年报社领导是重情义的,《中国老年报》也是一份重情义的报纸,这份情谊让我终身难忘,我也会让《中国老年报》成为我终身的好友,伴我终生。

  如今,在我订阅的多份报刊杂志中,《中国老年报》依然是我每天拿起阅读的第一份报纸。

  作者简介

  凌先有,陕西丹凤人,水利部离退干部局原党委书记、局长。现任中国水利文协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社会科学研究员、水利部政策研究项目水文化专家、清华大学老科学技术协会专家、全国“银龄行动”公益形象代言人,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中国艺术报》《诗刊》等20多家报刊发表作品,已出版散文集、诗歌集、报告文学集、水文化论集多部,获各类奖项10余次。

33.jpg

编辑:admin

【返回列表】